系統概述
綜合前置區別于以前的離散前置,基于渠道整合技術,實現跨系統的業務流程的定制與開發,以及金融業務的創新和產品的組合。綜合前置系統利用EAI技術,建立全行統一的數據標準和服務規范,實現全行的流程和信息整合,降低銀行整體系統的維護和開發成本。采用連接技術,集成業務產品系統,再按照SOA的體系,將業務產品系統進行封裝,使業務產品的應用以業務服務的方式發布出去,屏蔽了后臺業務系統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從而形成銀行的企業服務總線(ESB)。
綜合前置系統通過渠道系統的統一接入,逐步實現渠道共用業務邏輯的統一,形成各種渠道面向客戶的一致服務,從而在渠道統一管理的基礎之上,提升渠道系統的客戶服務能力。并通過對后臺業務系統的服務進行封裝,形成標準的服務,提供給渠道系統調用,有利于將后臺系統的新功能通過綜合前置系統快速向渠道發布。
綜合前置系統框架圖

系統特色
- 1、前置系統提供對主機業務系統的統一的報文結構,統一的加密算法,統一的通訊平臺。
- 2、前置系統可作為和外系統連網的通訊網關機和前置機,起到協議轉換和報文轉換的作用。
- 3、綜合前置系統可以對本地的自助設備進行監控。
- 4、前置機可對來往信息或交易進行詳盡的記錄,方便查詢和對帳,從而間接保護主機安全。
- 運行框架:
- 接入層:負責屏蔽與前置系統連接的各個系統在接入上的差異,包括接入的通訊方式,安全控制以及數據格式的差異等。外部系統通過接入層接入后,在前置系統內部形成系統調用的應用標準,提供給其他系統調用。
信息交換層:外部系統通過接入層的通訊接入和數據轉換之后,在前置系統內部實現銀行渠道、業務系統以及第三方系統之間標準的數據交換。
業務邏輯層:主要提供訪問后臺系統的安全策略控制,交易預處理(如預警),跨渠道授權,系統狀態的監控等。
- 系統功能:
- 交易流程控制(可編程,支持二次開發)
流量(系統流量,業務流量)控制、負載均衡
存儲轉發機制,保持交易的完整性
通訊服務(支持多種協議,多種通訊方式)
系統的管理與監控
報文格式轉換
接入設備的管理服務
支持系統配置的動態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