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概述
當前環境下,銀行傳統、粗放的管理手段,越來越受到多方面因素的挑戰,為了適應這種情況,風險管理系統越來越受到商業銀行的重視。
商業銀行風險管理體系一般包括如下要素:風險文化、風險管理體制和機制、風險管理政策和程序、風險管理的技術和方法、風險管理計算機系統、風險管理人員。有效的風險管理,必然是上述要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只有在以上諸要素的配合下,風險管理IT系統的作用才可能有效發揮。 商業銀行的操作風險損失事件58%來自內部欺詐,損失金額49%發生在信貸部位。
全面風險管理模式體現了面向全球的風險管理體系、全面的風險管理范圍、全程的風險管理過程、全新的風險管理方法、全員的風險管理文化等先進的風險管理理念和方法。
風險管理系統框架圖

風險管理的最新理念:
- 在管理理念上,以控制風險為主向經營管理風險為主轉變;
- 在管理模式上,由以層級管理向集中管理轉變;
- 在管理機制上,由以部門間相互制衡為主向業務流程中各環節相互制約、各崗位自我約束與協作并重轉變;
- 在管理手段上,由以定性為主向定性與定量相結合轉變;
- 在管理范圍上,由以信用風險管理為主向各種風險管理并重轉變。
我國商業銀行可以采用的風險管理技術有:
- 建立客戶關系管理系統,及時跟蹤相關客戶的風險度,并通過對每一客戶業務組合收益的計量,為各條業務線進行戰略營銷和交叉營銷提供科學依據;
- 建立信用風險評級系統,準確提供客戶的信用等級,為各條業務線計算信用風險溢價提供科學依據;
- 建立內部資金轉移定價系統,提供商業銀行的內部資金調劑價格,為各業務部門作出擴張或收縮的業務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 建立資產負債管理系統,進行市場風險的集中管理,促進市場風險與信用風險相互分離。以使各業務部門只需專注于市場開拓;
- 建立運營成本分攤系統,準確計算每筆業務的作業成本,以有效規避不計成本的盲目擴張行為。
系統特色
- 1、 固定資產模塊可提供傳統的滿足稅務與會計核算需要的固定資產折舊計算。
- 2、 應收應付模塊通過發票、單據的管理,對企業的往來賬款進行綜合管理,提供各種分析報表,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同時還提供各種預警、控制功能和票據的跟蹤管理。
- 3、 預算管理提供預算的編制、預算的控制和預算的執行分析功能,支持預算的自下而上匯總及自上而下發放的編制方法。支持總體預算和面向責任中心的局部預算的編制與控制分析。
- 4、 財務管理系統可實現自動編制報表、計算利息和賬務處理,加強財務費用管理,提高財務費用的使用效率,實現對各級部門成本開支行為的有效監督,掌握銀行經營狀況,找出存在的問題及原因,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